音乐剧
斗阵!沙坡尾
原名《我爱沙坡尾》
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出品单位:厦门歌舞剧院
“斗阵”是闽南话常用的词汇,意思是“一起”或“结伴”,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团结,如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享受某种活动。
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一个关于厦门城市记忆存留的地方,见证了厦门这座岛屿城市的发展。
一场不期而遇的“沙坡尾艺术节”,让沙坡尾姑娘吕晓航无意间闯入了排练场,她的一句“缺乏内涵,没有特色”,冒犯了在场的艺术创作者,引起了轩然大波。于是,一场寻找沙坡尾精神的排演由此展开。在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中,晓航遇到真情与假意,遇到了挫折与失败,收获了友情和亲情。她从沙坡尾造船老师傅阿福和童年伙伴天齐、以及一群热爱沙坡尾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沙坡尾开阔的胸怀,学会了如何去尊重别人,逐渐明白什么才是沙坡尾最宝贵的东西。
该剧以开放的眼光一方面关注年轻人成长的空间,同时关注不可逆转的时代变迁,让人们看到对人和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尊重。
沙坡尾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它自身无比强大的包容度,将新与旧搭配在一起,相映成趣。作为创作者,我们不仅要诉说这片避风港的美丽,更要诉说关于这片避风港的温暖人情。我们努力地展现其丰富多样的气质形象,希望向观众展现一个新旧交融,现代潮流与传统保留,多姿曼妙的沙坡尾。本剧数易其稿,在表达深刻创作立意的同时,兼顾音乐剧自身观赏性、娱乐性,深耕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表达。
厦门港的源起之地,历史上因金色沙滩将沙坡头和沙坡尾连成一片,又被誉为“玉沙坡”。明代以来,成为繁华的商贸和渔业的集散地和避风港。从百年渔港到如今的文创艺术园区,保留厦门港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特色,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
送王船
流传于中国闽台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是一种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20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沙坡尾龙珠殿,每三年举办一次送王船庆典。女主角吕晓航的作品,就是在这个庆典活动中展现。
跳加官
传统戏曲开场或喜庆节日的表演仪式。演员身穿红蟒袍,脸戴面具,手持玉如意,装扮成神仙“天官”,向观众展示“天官赐福”“加官进禄”等吉祥条幅,以示庆贺祝福。高甲戏的跳加官形成一套特有的科步表演。男主角纪天齐传承了这套传统表演形式,将它融入到作品当中。
高甲戏的传统小戏,表现一对暂别的恋人,送行路上依依惜别恩爱有加,丑旦风趣的表演成为闽南民间喜庆的节目。本剧《渔网歌》对《管甫送》的旋律进行了采样,表演化用了《管甫送》中的表演。
嘿啰嗦
采样闽南渔歌。剧中造船师傅阿福吼出了沙坡尾先民出海劳作时的情景,真实地反映集体协作劳动中的精神面貌。
厦门歌舞剧院成立于1961年,剧院设有办公室、创作室、乐团、歌剧团、舞蹈团、舞美中心、演出经营部。60余年来,一代代“厦歌人”根植于海峡西岸这片沃土,沐浴着改革开放前沿的春风,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创演一大批蜚声八闽、享誉全国的精品力作。
多年来,剧院自觉传承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歌剧、音乐话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等文化样式,走出一条新时代剧院建设创新之路。创作的歌剧《阿美姑娘》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曹禺奖优秀剧目奖”;南音乐舞《长恨歌》(合作)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老宅》分别获得第十、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一等奖;音乐剧《鼓浪如歌》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扶持资助项目;交响乐《安岐随想》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并荣获第八届福建艺术节·第五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特别奖”;话剧《小城春秋》入选2021年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并荣获第八届福建艺术节·第28届全省戏剧会演“剧目奖”;音乐剧《我爱沙坡尾》入选2023年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并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优秀剧目”;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百年辉煌·时代回响”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专场音乐会等。剧院多次成功组织策划执行各类重大文艺活动,如:金砖国家“厦门会晤”、厦门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100周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等,彰显了剧院高水平筹划、编导、执行能力。
新起点上,剧院将秉持“以剧带人,以人促戏”发展方向,集聚各团、室、中心专业优势,守正创新、开拓奋进,以文化人,文化惠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亿万群众心扉,跨越厦门、走出八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总策划
黄碧珊
总监制
陈章志
统筹
陈忠坤
出品人/艺术总监
马列
策划
张岚
监制
李旭东
编剧
曾学文
导演/音乐构作
曾涌麟
作曲
郑洛宇
舞美设计
赵铭硕
灯光设计
李博文
舞台监督
胡琦飞
声乐指导
何和声
街舞指导
谷琳
舞蹈编导
马小萍
《丢掉》《属于我》
舞蹈编导
秦彦
《改变在即》《我已经长大》《懂不懂》
舞蹈编导
曾妮
《渔网歌》《旧沙坡》《终-热爱》
舞蹈编导
陈旖柔
《阴沉沉的天气》《别犹豫等待》
《美是什么》《对决-真相》
服装设计
李晖
音响设计
李旭东 赫天羿
人物造型
郑晴
道具设计
吴彬
导演助理
陆天烨
演出监督
王德玲
晓航:符雅凝 饰
天齐:李鑫一 饰
远德:罗臣峰 饰
总监:杨优优 饰
王导演:何小毅 饰
阿福:纪亚福 饰
雅燕:李琳翎 饰
吴纯:胡子淳 饰
马伟:王琛 饰
青青:詹怡晴 饰
陈明:陆天烨 饰
青年天齐:杨德隆 饰
晓航童年:刘卢琳佳 范雨琪 饰
领导:李壮壮 饰
开发商:林盛森 饰
助理:赖晓馨 饰
群戏演员
王达、黄士洋、孔维唯、刘嘉欣
何雨轩、金奕伶、任静怡、侯朱昱
何嘉欣、彭锋、陈思宇、郑圆圆
栾续博、房佳新、杨翔月、陈梧凤
舞蹈演员
张译丹、田婧雯、吴品玉、吕灵珊
梁瑞阳、鲍芳颖、吴欣怡、王芯雨
张语馨、梅雁琪、徐福林、平玉强
林耀家、黄嘉翔、林坤滨
朱毅鹏、牛强、罗迅峥
前台主任
张岚
后台主任
李旭东
演出统筹
黄蔚 林航 马小萍 汤志军 刘佳
灯光技术
朱圆生 刘晓贞 刘灿阳 金元鑫 沈真亮
灯光编程
林智昇 陈玮智
音响技术
李旭东 谭林涛
音效技术
叶卿
舞台技术
占泽波 李银强
舞台机械
李勇 吴荣滨
服装
崔菁 廖敏婷
化妆
郑晴 卢燕
字幕
蔡德文
道具
吴彬 陈同印
宣传
许芳舒
摄影摄像
曾琪 张依培
剧务
蔡文婷 嵇尚进 孙亮 朱晓瑛
马阿斯茹 苏珊 蓝晓薇 刘小云 曾天娜
场务
周静 黄玉华 刘艳茹 刘锦怡 赵巧霞
摄影:刘海栋
“舞图文化”创始人、首席摄影师
“舞蹈中国” 联合创始人、首席摄影师
中国歌剧舞剧院 特聘 首席摄影师
微博 @舞蹈中国-刘海栋